中国历代书法名家
【秦】
李斯
(约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战国末期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人,主张以小篆为标准书体。小篆是相对大篆(金文、石鼓文)而言,又称秦篆。其风格刚柔并济、圆浑挺拔,对汉字的标准化、规范化起了很大作用。
【两汉】
蔡邕
(133年-192年)字伯喈,陈留郡圉(今河南开封)人。东汉时期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才女蔡文姬之父。蔡邕精通音律,才华横溢,师事著名学者胡广。除通经史、善辞赋之外,又精于书法,擅篆、隶书,尤以隶书造诣最深,有“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的评价。所创“飞白”书体,对后世影响甚大。唐张怀瓘《书断》评蔡邕飞白书“妙有绝伦,动合神功”。
【魏晋南北朝】
皇象
字休明,三国时期吴国广陵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善八分,小篆,尤善章草。其章草妙入神品,时有草圣之称。前人对皇象书法平价甚高,唐张怀瓘曰:“右军隶书,以一形而众相,万字皆别;休明章草,相众而形一,万字皆同,各造其极。”可见他创造了“相众而形一”的书风,在书法史上有重要意义。
【隋唐五代】
李邕
(678年~747年)即李北海,也称李括州,唐代书法家。字泰和,汉族,广陵江都(今扬州江都区)人,一说江夏(今湖北武昌)人。善楷、行书,尤长碑颂。其书法个性明显,左低右高,笔力遒劲,舒放有险峭爽朗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