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抽象派画家赵无极简介
1934年,14岁的赵无极考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现中国美术学院),与吴冠中、朱德群同为林风眠的学生,三人先后前往巴黎学习绘画并称“法兰西三剑客”。
赵无极出生于一个艺术世家,在宽容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祖父的博学多才、父亲收藏的甲骨和米芾作品、叔叔带回的时尚杂志和米勒画作明信片都影响了他对艺术的热爱。

赵无极因骨子里的离经叛道和不设限,赴巴黎并留法63年。他与诗人艺术家亨利·米修(Henri Michaux)是挚友,与雕塑家贾科梅蒂(Giacometti Alberto)为邻,受毕加索(Pablo Picasso)总指导,受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之托创作了生平最大画作。法国前总统希拉克(Jacques René Chirac)赞其作品“将中法两国文化精髓完美融合”。
在法国,他走过了完整的艺术生涯,从“甲骨文时期”对象形的着迷到自由奔放的“狂草时期”,再至“泼墨时期”突破边界接纳一切的转变,以及中后期平和宁静的“致敬”系列和水彩系列画作。

几十年间,随着时代情境的改变和阅历的丰富,赵无极由初画抽象时的激烈冲突感逐渐发展为一种因技巧和心境的同步提升而自然散发的随心所欲气息。
赵无极一生充满生命力,是现代抒情抽象主义的代表,也是世界性的现代抽象大师。他的作品广受赞誉,在艺术市场表现优异,曾创下亚洲拍卖纪录。

赵无极认为,真正重要的是超越东方和西方之分的艺术,强调宇宙无边界。他从导师那里学到,即使在范宽和米芾的时代,他们也不能仅被视为中国画家,因为他们创造出突破时空界限的绘画语言。
而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纪里,这种“无分界”的认识,早已超越艺术的范畴,成为了更大领域内的共识。












